太空舱公寓床=“把上下铺做成可封闭的独立小房间”。一句话先说明白:它把一张床升级为一个集睡眠、学习、储物、娱乐于一体的“微型舱室”,通过围合或半围合结构,在多人宿舍里为每个人再造 2–3 m³ 的“私人领地”。
外观
整体呈流线型或方形“舱体”,常见上床下桌或双层错位布局,外壳多用钢板+环保喷塑,内部用木饰面或软包,像太空舱的舱壁。
舱口配折叠门、滑帘或亚克力舱罩,可完全闭合,形成私密空间。
空间分区(一床多能)
上层:睡眠舱——1900×900 mm 标准单人床,三面护栏+防滑梯。
下层:学习舱——书桌、书架、衣柜、抽屉、USB/Type-C 接口、LED 阅读灯一体化。
床周:隐藏储物——床尾翻盖柜、楼梯抽屉、床侧网袋,零碎物品“见缝插针”。
舒适与安全
加粗钢架(立柱直径≥35 mm)+ 十字拉撑,单层承重≥300 kg。
舱壁软包防磕碰;圆角设计;透气孔或静音风扇防闷热。
部分型号内置烟雾感应、睡眠监测、智能灯控,App 可远程调光调色。
适用场景
大学 4–6 人间、青年公寓、民宿“胶囊房”。
适合追求私密性、对科技感或颜值有要求、宿舍面积≥8 ㎡/间的场景。
对楼层高度要求 2.4 m 以上,造价高于普通上床下桌 30 %–80 %。
一句话总结:太空舱公寓床把“一张床”变成了“一间小套房”,让“住宿舍”瞬间升级为“住太空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