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句话:所有保密文件柜都是文件柜,但95% 的文件柜根本够不上“保密”两个字。二者的区别不在“装文件”,而在“防谁、怎么防、防多久”。具体拆开看,差的是四张底牌:
身份证不一样
文件柜:执行 QB/T 1097 轻工标准,属于办公家具,只要“能放、能锁”就能上市。
保密文件柜:必须通过国家保密局测评中心BMB54-2020强制认证,柜、锁分别发证,少一张都不算保密设备。
钢板厚度直接差一档
文件柜:0.3–0.8 mm 裸钢,用手就能按出坑,重点是“便宜+轻”。
保密柜:≥1.2 mm 柜体、≥1.5 mm 门板,背板同厚,整柜 80 kg 起步,先保证“撬不动”。
锁具逻辑完全相反
文件柜:机械钥匙+密码旋钮,留有备用钥匙孔,防“君子”不防“小人”。
保密柜:取消一切备用钥匙,只能用国家认证电子锁(密码/指纹/人脸三选二),错码 4 次自动锁死并报警,后台留 300 条日志,随时审计。
会不会“喊人”
文件柜:被撬了也毫无反应,只能靠事后发现。
保密柜:震动、撬门、倾斜 15° 立刻高音报警,同时短信/App 远程推送,现场+后台同步知晓。
使用场景决定身价
文件柜:放普通合同、报表、日常凭证,丢了大不了补打印。
保密柜:放涉密公文、财务 U 盾、军工资质、核心源代码,丢了就要走泄密程序,责任人可能被追责。
一句话总结
文件柜=“铁皮+挂锁”的储物箱;
保密文件柜=“通过国密认证、带审计日志、能抗暴力撬、会远程报警”的保险级安全设备。
如果文件价值只是“麻烦”,普通文件柜足够;一旦涉及“泄密代价”,直接上保密文件柜,别再混为一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