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动密集架的安装不复杂,其核心依赖标准化的机械结构与模块化设计,流程清晰且对技术、环境的要求极低,远低于电动或智能密集架。以下从安装流程、核心注意事项、适配条件三个维度展开说明,直观呈现其安装复杂度:
手动密集架安装的核心流程(标准化、易操作)
手动密集架的安装可拆解为5个关键步骤,全程无需复杂电子调试或精密校准,普通人配合基础工具即可完成:
前期准备:场地勘测与基础处理(最基础环节)
核心工作是测量场地的长、宽、高,确认地面平整度(误差需≤2mm/㎡),同时清理场地内杂物。若地面轻微不平整,可通过加装垫片调整;若为水泥地,仅需用卷尺和粉笔标记轨道安装的基准线即可,无需破坏原有地面。这一步仅需基础测量工具,几乎无技术门槛。
轨道铺设:核心承重与导向结构安装(关键但标准化)
轨道是架体移动的“轨道”,分为预埋式和地面式两种。预埋式需提前在地面开浅槽(深度5-8cm),放入轨道后用膨胀螺丝固定;地面式可直接将轨道用螺丝固定在平整地面,无需开槽,更适合已装修场地。铺设时只需用水平仪和拉线校准轨道平行度(两轨道间距误差≤1mm),孔位均为预设,无需现场打孔,2-3人配合即可快速完成。
架体组装:模块化组件拼接(最省心环节)
架体由立柱、横梁、层板、摇柄机构等模块化组件构成,安装按“先框架后配件”顺序进行:先将立柱与横梁用螺栓连接成主框架,再按需安装可调节高度的层板(孔位已预设),接着加装侧板、顶板等封闭部件,最后固定摇柄机构摇柄的齿轮、链条等传动部件出厂前已预组装,仅需用扳手拧紧固定即可。全程无需焊接、切割,普通工具就能操作,1组10列的架体约2人半天可组装完毕。
架体上架:轨道与架体的对接(机械适配,无技术门槛)
将组装好的架体(每2-3列为一组,单组重量150-200kg,2-3人可搬运)抬起,对准轨道上的滑轮缓慢推入,确保滑轮与轨道完全契合。推动架体检查是否顺畅,若有卡顿,仅需微调轨道垫片或打磨滑轮边缘即可解决,机械结构的容错率很高。
调试验收:安全与功能测试(最终校验)
重点测试三项核心功能:一是摇柄操作,单人摇动需“轻摇可动”(阻力≤10N);二是自锁功能,开启某一列架体后,其他列需自动锁止,避免误动;三是承重测试,在层板上放置60kg重物静置1小时,检查架体是否变形。测试工具简单,功能是否正常一目了然,问题可即时调整。
最后拧紧所有螺栓,清理安装碎屑,在轨道与滑轮处涂抹润滑油,标记架体编号,即完成全部安装。
安装中的“核心注意事项”:仅2处需重点关注(均易解决)
手动密集架安装几乎无“技术壁垒”,仅两个细节需稍加留意,且解决方法简单:
轨道平行度校准:若轨道不平行,会导致架体卡顿、偏移。只需用拉线法标记基准线,通过增减轨道下方的垫片微调高度,配合水平仪实时校准即可,无需专业技能。
摇柄传动顺滑性:若摇动阻力大或有异响,多为齿轮与链条啮合不紧密或缺油导致。只需检查传动部件螺栓是否拧紧,添加专用润滑油即可改善,属于基础机械调整。
手动密集架安装的“适配条件”:门槛极低
安装对环境、设备、人员的要求非常宽松,进一步降低了复杂度:
环境要求:无需预留电源(区别于电动密集架),普通办公室、档案室、仓库的平整地面均可安装,无需改造墙面或地面。
设备要求:仅需卷尺、水平仪、扳手、螺丝刀等基础工具,无需起重机、焊接机等大型设备。
人员要求:2-3人的普通团队即可操作,厂家会提供安装手册或视频指导,无需具备电子调试、精密机械维修等专业技能。
总结:手动密集架安装的“复杂度定位”
手动密集架的安装属于 “低复杂度、标准化”工程,全程依赖机械组装,无电子元件调试环节。对比电动密集架的电路铺设、电机调试,或智能密集架的软件对接,其安装难度大幅降低。通常1-2天即可完成10列(约50㎡存储量)的安装与调试,且多数厂家会提供上门安装服务,用户仅需验收即可,完全无需担心安装难度问题。